马鸿,工民建881班,1992年毕业于我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现任成都芮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选对人,才能做对事。这家年营收超过2亿元的企业,都做对了哪些事?
成都芮捷,是一家“因华为而长”的合作伙伴。从诞生的第一天起,马鸿和他的成都芮捷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都芮捷),就开始了与华为在电力行业的通力合作。在过去的24年里,成都芮捷始终携手华为,成长为西南地区最优秀的电力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年营收超过2亿元。
24年的斗转星移,8700个日升月落,成都芮捷与华为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始终同舟共济,在行业数字化之路上并肩前进,为电力客户提供更具价值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创业起步-
选对人,才能做对事
马鸿是个70后,在东北电力学院建筑工程系毕业后,就回到家乡四川从事着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在电力系统做工程项目管理。
或许是受到了市场经济大潮的召唤,或许是个人的天性使然,马鸿很快便不安于现状,在1995年留学回来以后,几经考量,决定于1998年离职创业。
回忆起当时“下海”的原因,马鸿总结了很多条,既有留学回国后的怀才不遇,也有让家人过上更好生活的原动力,更来自于年轻人本有的冲劲和勇气。但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支持他选择开启一段全然未知的旅程,那便是受到了来自华为的激励。
1998年,因为一个偶然的契机,马鸿去到华为参观学习。当时的华为远没有获得今日的成绩,却也已是国内通信行业的明星。
回首第一次来到华为,马鸿告诉我们,二十七岁的他在当时就被华为员工们的专业与敬业深深感染。选对人,才能做对事。与华为这样的企业合作一定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电力,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带着这样的念头,马鸿很快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开始了与华为的战略合作,开启服务中国电力行业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征程。
如今回想起来,马鸿庆幸自己当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选对了华为这个合作伙伴,选对了电力行业,一直坚持下去,于是走到了今天。
正如巴菲特所言,对于年轻人而言,最好的投资是自己的工作与事业。把时间投入到自己的职业发展与热爱的事业上,不断做出更大的贡献,不断提升,必将收获长足的回报。在24年前,马鸿就是一位这样的年轻人。
以“农村包围城市”
与华为合作突破客户
如今,通过24年的发展,成都芮捷已然从几个人的小公司,发展到了拥有近百名员工、成规模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这个过程中,华为始终陪伴成都芮捷迈出成长的每一步。
马鸿告诉我们,在公司成立初期,华为品牌在四川电力行业还鲜为人知,那时的电力通信市场被进口品牌“霸占”着。经过共同努力,成都芮捷和华为成功将华为高频开关直流电源产品广泛应用于四川电力(500kV--35kv变电站)。这是通过技术创新,用高频开关电源淘汰相控电源技术而赢得市场的经典案例。此后,华为通讯产品,包括C&C08交换机、调度交换机和光传输设备等,也全面覆盖到了四川电力的各个地市。
马鸿笑称自己与华为一样,采用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市场策略,也是通过这番打法,成都芮捷再次将市场的版图从地市拓展到了省公司,实现业务规模上台阶。
如今,成都芮捷已经成为华为在ICT业务、云、大数据、物联网、AI、数字能源等全产品线的合作伙伴,从单一产品销售发展为整体解决方案营销,从单一客户、单一项目转变为多领域战略合作。2020年至2021年,成都芮捷年营业收入连续突破2亿元,实现了高速增长。
做对的事
坚定维护合作伙伴的利益
尽管拥有辉煌的成绩,但成都芮捷过去24年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甚至挺过了“在危机四伏中艰难求生存的时刻”。正是因为有了马鸿的永不言弃,与华为的鼎力支持,成都芮捷才得以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
谈及2007年遭遇的那场危机,马鸿坦诚还记得过去的每一个细节,似乎一切就发生在昨天。
事情起因于一家友商代理商的严重商业违规。为了整顿市场秩序,国网四川电力公司出台了新政策,要求通信产品必须由厂家直销,取消代理商供货资格。
对于当时的成都芮捷而言,这无疑是灭顶之灾。如果华为同意这一政策,成都芮捷将会面临就此倒闭的经营状况。得知此事后,华为立即派出了专网负责同事前往四川电力调研,并最终做出了“华为坚定维护合作伙伴利益的政策不能变”的重要决定。然而,对于华为而言,这也并非是一个容易的决策。承受近两年业绩惨淡的巨大损失,便是华为在做出这一决策后所真正背负的“代价”。
这一危机也直接导致了成都芮捷内部人心动荡,一些技术骨干和高管相继辞职。幸而在华为的全力支持与马鸿的坚持下,成都芮捷力顶重压,坚持不裁员、不降薪,继续为客户提供高效服务。最终,成都芮捷与华为的精诚合作成功赢得了客户的理解,度过最艰难的时刻,并于2011年开始取得业绩的巨大突破。
回想当年发生的这一幕,马鸿虽心有余悸,却也始终相信自己,这是因为他相信华为会坚定地保护合作伙伴的利益。选对了人,才能做对事。
“华为有一句话,叫做‘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马鸿告诉我们,“这也是一场发生在成都芮捷与华为之间,相互信任、彼此支持,令人印象深刻的共赢故事。”
培养电力行业“懂行人”
打造优质服务
如果说华为在业务拓展上的支持帮助成都芮捷赢得了过去;那么,华为在能力提升上的给予,则为成都芮捷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石。
过去24年里,在华为的支持和帮助下,成都芮捷培养了一批批电力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市场销售人员,如华为最高级别的L4高级解决方案专家。帮助成都芮捷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树立了成都芮捷在电力行业的品牌形象,能够为未来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贡献芮捷力量。
同时,电力又是一个技术门槛较高的行业,华为持续提供的高质量、高性能产品及服务,为成都芮捷如今的业务成就打下了扎实基础。
马鸿告诉我们,华为持续高投入研发,确保了华为产品服务的可持续性和增值性;成都芮捷则充分发挥自身对电力业务深度参与和深刻理解的优势,携手华为为客户提供更先进、更具价值的解决方案,持续提供优质服务。
在这一过程中,成都芮捷与华为也实现了相互成就,彼此璀璨。
寻找新增长点
与华为携手达成新成就
在公司成立20周年庆典上,马鸿提出了“防止冒进、苦练内功、稳步发展”的方针策略,把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大力发展新业务放到公司经营管理的首要位置。在此后的五年里,转型求发展成为成都芮捷的关键词。
对于未来发展规划,马鸿介绍道,成都芮捷将持续扎根电力行业,在西藏、华北、云南等新市场,实现重大突破。这些新兴市场,将成为成都芮捷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和爆点,也将成为提升公司综合实力的试金石和支撑点。
马鸿告诉我们,在未来五年,成都芮捷的年营收有望突破5亿元,员工人数也将突破100人。未来二十年,成都芮捷将持续践行“为电力的建设添砖加瓦,为电网的安全保驾护航”的使命,达成“新电力、好伙伴——成为电力行业最强大的ICT和数字能源解决方案专家”的愿景。
这一成就,成都芮捷将与华为携手达成。
文章来源:华为中国政企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