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仲悟之,电自975班,2000年7月毕业于我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级高工,现任中国电力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力系统研究所安全稳定研究所安全稳定研究室主任,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省部级/行业级科技进步奖12项、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6项,是第三届“国家电网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2008年仲悟之博士毕业,进入中国电力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开启了他的电网安全科研之路。他所在的团队研发的动态过程安全防御技术,就是在互联电网的动态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薄弱的输电断面和受端电网进行安全防御。一剑铸成,可以提高整个互联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但这一剑,他们花了十年才铸造出来......
仲悟之研究的是电力系统仿真分析,上班第一天领导给他的一个任务让他觉得,博士算是白念.....
领导让他在电力系统全过程动态仿真软件中实现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和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COM) 的建模及开发,这是电力系统仿真分析的一项基础工作。
可是,看着那些装置元件的专有英文词汇、那些密密麻麻的结构框图,拥有博士学位的他居然两眼一抹黑。
虽然是几个结构框图,但背后却是一整套电力系统数学建模的方法论。
他只能静下心来从头摸索,毕竟博士最不怕的就是学习了。
看书学习,向专家请教,趁大家下班再专心编程......他把生活嫁给了工作。
经常凌晨1点才离开办公室,饥肠辘辘却精神振奋。单位对面的烤串摊成了他的深夜食堂,热心的老板时不时会多送两串羊肉串给他补补。
好在工夫不负有心人,仅半年仲悟之就把中长期动态模型建立起来,并在软件中成功实现。
不放弃,科研不就是屡战屡败么?
以2003年北美互联网大停电为例,纽约地区停电29小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这场事故发展极快,演变过程十分复杂,有效防御非常困难,即使是欧美发达国家也始终无法杜绝大停电的发生。
而我国特高压交直流互联大电网世界唯一的,没有经验可借鉴,必须立足自身!
随着基础研究工作步入正轨,工作也开始变得重复且繁琐。机理—公式—算法—模型—应用,每一个算法、每一个元件模型、每一个控制策略都至关重要,就像是在刀尖上跳舞,任何一个细节出错,就再重来一遍。
科研道路是绝不会一帆风顺,仲悟之已经做好从无数次失败中总结经验找到出路的心理准备。
为了解决受端电网电压崩溃问题,必须解决三大难题:电压稳定理论不完善、电压失稳判据不准、电压支撑能力难以准确评价。
那电压失稳的根本机理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主导失稳模式表现形式极为相似现象?一个个疑问产生,一个个破解方法随之而来,却又一次次被排除.
屡战屡败?
屡败屡战!
能不能从失稳的物理本质上入手解决电网主导失稳模式问题呢?
仲悟之和他的团队一起,历时4年,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公式推演,前后试了十几种算法,反复分析、模拟、验证,终于研制出世界首套电压稳定全过程防控系统!(张东岳/责任编辑:宋伟杰)
信息来源:国家电网报
供稿单位:中国电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