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赟静,女,毕业于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就职于吉林供电公司计量室,现于新闻中心从事编辑记者工作。
2009年7月,刘赟静从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到吉林供电公司计量室工作,成了一名真正的电力人。两年后,她被调入新闻中心从事编辑记者工作。
刘赟静是四川眉山人,因为爱情,选择了离家三千公里的吉林市工作。陌生城市、远离亲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她都没有归属感,说起自己在新闻战线上的经历,她显得有点儿激动。她说,当记者后,以照相机、话筒、笔为“武器”,在“长吉图”规划建设、两次特大洪水灾害、蛟河矿难驰援、抗冰抢险、跟共产党员服务队走街串巷等重大变革、突发事件、一线走访中,深感身上的责任和工作的价值,自己时时刻刻都在听着、讲着“国网故事”,传递“国网声音”,维护“国网形象”,彰显“国网价值”,渐渐的画出了与这个城市、这份工作、这些人们的“最大同心圆”。
刚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时,刘赟静几乎把业余时间全部用来钻研新闻业务。她自费买来《新闻学概论》、《采访心理学》、《电视摄影与编辑》等多本专业书籍,潜心苦读,加班加点,细心钻研。刘赟静将所学知识、新闻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使自身业务素质迅速得以提高,很快成长为新闻宣传的业务骨干。“新闻宣传在我心里是头等大事儿,吃饭、睡觉都想着怎么能干好它,整个儿心放进去。”十年来,她共撰写各类新闻稿件1400余篇,在新华社、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中央媒体发稿165篇,并且多篇作品在多个媒体获奖。
熟悉刘赟静的人都知道,她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拼和能拼。说实话,她的那股子拼劲儿,没有人不服的。她和爱人都是外地人,双方老人都不在身边,孩子也小,为了干好工作,孩子经常被寄放在姥姥家,她也是辛苦的两地跑。但就是这么辛苦,她从来没有过抱怨,总是激情满满的工作、生活。
创新意识强的刘赟静不断强化全媒体思维:吉林公司早早开通抖音官方号、微信视频号;开展“扶贫联播”直播带货,交易额超30万元,实现消费扶贫月成交量翻倍式增长;原创情景舞台剧《坚守初心的姜大姐》、“快闪”短视频《我和我的祖国》等作品,吸睛吸粉无数。
刘赟静作为主要策划人参与报道员工诉求服务中心、亚冬会保电、蛟河矿难、金鸡百花电影节保电、吉林市国际马拉松比赛、共产党员服务队推广、除夕夜抢修抗洪抢险、十九大宣传等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传播。员工诉求服务工作典型经验连续三年被央视报道、两次登陆新闻联播。抗疫期间,直播《吉林市全面封控!直击抗疫保电第一线》点赞量破万;公司配合政府做好供电保障工作2次入编《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
抗冰抢险期间,刘赟静放下了家中尚在哺乳期的老二,连续多日昼夜奋战在单位,认认真真做好每一次报道、每一次媒体沟通、每一次舆情搜索,多次深夜带领记者深入抗冰保电抢修一线进行实地采访、通宵达旦写稿、研讨下一步宣传重点……“记者,就一定要在离现场最近的地方!”
刘赟静凭着这股子拼劲儿,收获了一项又一项荣誉:连续多次被评为国家电网报、中国电力报、吉林日报优秀通讯员,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先进工作者、品牌建设先进个人、巾帼建功标兵……当笔者问她当选巾帼建功标兵最大的感慨是什么时,她说,“大家都付出了很多,而最后把荣誉给了我个人,我觉得我们更应该获得的是‘荣誉集体’。”